夷陵區融媒體中心報道綠耀公司棠埡有機水稻喜獲豐收
發布日期:2021-09-24 作者: 點擊:
春種一粒粟
秋收萬顆子
眼下又到了谷物泛黃的金秋時節,夷陵區分鄉鎮的水稻也相繼成熟,金燦燦的稻穗鋪滿了田野,農民們紛紛搶抓有利天氣進行收割,確保秋糧顆粒歸倉。
這幾天
分鄉鎮棠埡村村民曾祥文
正在農田里搶收稻谷
今年他家種植的水稻豐產豐收
讓他喜上眉梢
■ 村民 曾祥文
“今年我一個人在家種了三畝水稻,收了3300斤稻谷,比去年多收了200多斤,產量高、品質好,棠埡大米不愁賣,今年又是豐收年,收入還是很可觀?!?/span>
同樣在分鄉鎮棠埡村
綠耀綠色生態農業產業園里
也是一派豐收的景象
種植的水稻已全部成熟
稻田里機聲隆隆
收割機正在田間來回穿梭作業
將黃澄澄的稻谷盡收其中
眼下,這100畝的稻田是宜昌綠耀商貿有限公司經過土地流轉、高標準農田整治過后第一年產出的綠色、有機水稻,屬于高端精品優質大米,這種大米比普通的大米價格高出5到8倍,每斤可以賣到15元至20元,預計今年產量十萬斤,產值可達260萬元。
■ 宜昌綠耀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 張鑫
“我們采用的是有機種植,使用太陽能殺蟲燈以及生物制劑來防治病蟲害,園區內統一采用含微生物菌的有益類有機肥,對我們的土壤和種植環境有改良作用?!?/span>
近年來,分鄉鎮立足水資源優勢和傳統農業基礎,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,在“農田配套化改造、糧油規?;N植、過程標準化生產、全程社會化服務、農產品品牌化經營”五個方面下功夫,實現分鄉糧油產業興旺。
分鄉鎮農技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王尚榮介紹,分鄉鎮每年約種植稻谷兩萬畝,平均單產在600公斤左右?,F在水稻的種植方式在逐步的改變,由過去的產量型向品質型轉化,提高品質和經濟效益;推廣優質米品種種植,如桃香優美晶、桃香優莉晶以及一些常規的香稻品種;同時,以合作社、基地為龍頭,推廣優質米優質稻,不斷擴大種植面積;此外,病蟲防治由以前的常規防治向生物防治、農業防治轉變,做到減量增效;施肥方面由以前的自己配方向測土配方肥轉化,減少化肥的用量,提高效益;田間管理也是以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。
據統計
2021年夷陵區水稻面積14.17萬畝
水稻單產穩定,總產略增
預計產量達7.85萬噸
相關鏈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2BqoAZCD8CVMGm_tlDcG9Q